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并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玄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時以月餅秘密傳遞"八月十五日殺韃子(即蒙古人)"訊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將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正德江寧縣志》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游待市稱為走月。
送老人家羽絨被的話有幾點要注意,首先保暖度要高,不然老人家容易被凍著,其次盡量選輕薄一些的,畢竟冬天被子太重壓身上老人家呼吸也不舒服,最后挑些信得過的大品牌,現在國內那些無良商家搞的地X油黑X棉什么的太嚇人了,既然表孝心就選個好點的。 [詳細]
昨天下午,市民李小姐在逛街時,突然發現前幾天還掛在柜臺的夏裝已被清一色的秋裝所代替,毛衣、風衣、外套……有的柜臺甚至還掛出了薄棉服。"冷空氣一來,店里的夏裝銷售不暢了,所以將新款的秋裝都擺上了柜臺。"不少服裝柜臺的營業員告訴記者,前些天抵達紹興的一股冷空氣無疑為之前滯銷的秋裝添了一把"火"。 [詳細]
。"羽絨服生產廠家把產品訂貨會提前安排在市場終端、最為炎熱的時段召開,一是促銷搶占市場,再就是提前布局應對競爭對手。"我市經濟學會的一位副會長分析認為,炎熱高溫時段,能有那么多的羽絨服生產廠家覬覦我市市場,說明我市消費能力超強、有金待掘,一線品牌生產商不惜一切代價爭奪,只有提前運營才會贏取對手。 [詳細]
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熱線認為,消費者有權利要求商家開具正規發票。而市國稅局一位工作人員也稱,商家有義務無條件為消費者提供正規發票,而不能讓消費者自行找其它地方代開。"如果市民遇到類似的事情,可以向我們投訴。" [詳細]
雖然這幾天氣候依然炎熱不已,可是早晚吹拂的清風還是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秋的訊息。經過夏季尾聲炎熱浮躁卻又無奈的煎熬,我想無論是我們服裝行業同行們還是消費者此時都處于觀望期待的狀態,而每年的中秋節既是許多區域由夏季真正步入秋季的黃金分割點, 又是舉國關注的重大節日。那么我們該如何抓好這個機會,真正做到成功經營呢? [詳細]
俗話說得好:"未雨綢繆",送禮也是一樣,在送禮前嚴密的籌劃能夠讓送禮的行為更加完美,送禮的效果更明顯。那么,送禮前都需要做些什么呢?其實,這個過程主要是我們頭腦之中的思考,對送禮過程的一個更為整體的概念,這樣的思考表現在個人選送禮品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詳細]
銷售即將過去,新銷售旺季就要到來,被稱為"京城羽絨第一家"的西單商場,它的反季銷售情況會給業內一些啟發和思考。2006年7月份,西單商場羽絨服銷售同比增長53.7%,8月份羽絨服銷售同比增長31.2%,2006年8月西單商場羽絨服總體銷售額達到了1260萬元,占北京羽絨服市場銷售額的50%以上…… [詳細]
"冬裝夏買最省錢,有錢也買半年閑",作為南京羽絨第一家和反季銷售的首創者,太平商場經過精心籌備,在波司登、雅鹿、鴨鴨等眾多大牌羽絨服廠家的傾情支持下,將于本周六拉開"2011太平羽絨服反季銷售"的大幕。由于羽絨服市場行情的變化,今年的反季銷售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詳細]
日前在北京的一些大商場看到,絕大多數國內名牌羽絨服都低至3-5折,甚至1折。北京最大的兩家羽絨服銷售商場西單商場、三友商場等更專門打出了羽絨服反季銷售的招牌。據了解,一般情況下,包含積壓的因素在內,一件男式羽絨服的生產成本約為120元,一件衣長及腳的女式羽絨服生產成本約為150元,而今年反季銷售的羽絨服定價在幾十元到200元左右,最便宜的只有38元,可以說在做賠本買賣。 [詳細]